序:专业铸就律师地位

如同生病要看医生,我们遇到法律问题会寻求律师的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含法人)对律师的需求和对医生的需求是一样的。

那么,当事人或客户到底需要怎样的律师?较为普遍的心态有两种:一是律师名气越大越好;二是律师费越便宜越好。前一种心态是认为名气大的律师水平高,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务;后一种心态是花高价钱请律师划不来。对于前一种心态,主要是不了解律师职业。其实律师和医生从某种角度来说一样,都是在细分领域里“术业有专攻”。

其实,随着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律师专业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客户或当事人要学会选适合自己业务和纠纷的专业律师。为什么要选专业律师以及怎样选律师?只要看看律师群体怎样划分律师类型就能知道个大概,目前,律师群体将律师分为普通律师、专业律师和专家型律师。普通律师以做民商事或刑事等传统律师业务为主业,没有特定的专业方向,业务范围较广,此为大多数律师;专业律师有自己明确的专业方向,或只做某个专业领域的业务,在这个领域深耕建立起在一市一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专业优势;专家型律师是由专业律师锻造提升而来的,这种律师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能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生发较为到位的理论观点,甚至是前沿理论,具体体现为撰文、著书、立说(如各种讲座等),而且还经常就相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提出专业建议。每一类型的律师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看他适合不适合具体法律业务,但是,很多人把专家型律师视为我国律师群体中的精英。

有人把专业律师总结为几类,其中,所谓原生性的专业律师就是指该律师的专业方向是由其过往的工作经历或研究领域决定的,如有海关岗位经历做律师自然做自己熟悉的海关业务;派生性的专业律师是指该律师从事某大类型专业领域派生出来新兴的分支业务,如公司法务律师派生出公司股权、并购重组、公司破产律师等;而竞生性的专业律师更多的是基于律师业竞争的压力而不得不确定一个专业方向,此类律师在专业律师中占绝大多数。但是,不管是哪一类型的专业律师,只要肯集中精力攻一点,一定会有所成就,正如俗话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今世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复杂,必然要求律师往专业化发展,未来的律师市场一定属于专业精准的专业律师,“专业化” 也是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样,律师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化精度也是律师权威、律师地位和律师市场的决定因素,律师业也必定是“有专业才有地位、有专业才有市场”。

我所的崔师振律师即属于这一类律师,崔律师原本就是高校的教师,加之多年的专业律师实践,用心用力,善于总结,思想深度和理论素养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他在所涉及的专业领域总是力求“精、准、深、透”。此前专注特许经营,有专著《商业特许经营全程法律风险防范》一书。最让我感动的是,崔律师在专注股权方面的法律问题上更是做到了“呕心沥血”,他携手年轻的宋明辉女士一道,无私传播股权知识,常年在各地进行公益讲座,同时,经常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讲座,现在已有一大批在线听众和企业家拥趸,并且产生了直接的服务合作效应。当然,由于宋明辉女士的付出和执着,使得崔律师的股权思维更加接地气。宋明辉女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律师市场导引工作,乐此不疲,作为一名女性律师业务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常年游走在律师和客户尤其是公司之间,深知公司经营管理的痛痒,且能同时适配律师为公司镇痛止痒,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在公司和企业家群体中口碑极好,黏性极高。

时至今日,当崔师振律师把他和宋明辉女士合著的这本《股权的秘密:揭示助推企业发展的力量》的审定稿放在我面前让我为之写序时,我感觉一切水到渠成,他们的积累已修成正果,他们的努力已取得实效,我很为他们自豪!

就本书而言,在一个常年和各种公司打交道的律师看来,无疑是一本公司“宝典”。 股权已成为现代公司的生命线,股权问题已成为公司的“命门”,无论公司处于哪个阶段,都存在亟待解决的股权问题。就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公司或企业家最关心股权架构、股权激励、股权融资和股权转让四个核心问题。具体而言:对于初创合伙公司,科学、合理地设计好合伙人之间的股权结构成为首要任务;而对于发展中的公司,科学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则是公司的基石,股权结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公司能否顺利决策,能否完成股权融资,能否实现上市。

人是公司的根本要素,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原动力。股权激励成为现代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但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是一项非常专业的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如何从人性、原理和诸多细节上设计一个真正符合目标公司需要的个性化的股权激励计划至关重要。

大多数公司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股权融资,但股权融资协议中的对赌条款、防稀释条款、拖售权条款、优先清算权条款等,对融资方来说具有非常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股权转让是公司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态,股权转让也是公司间“买卖”的绝对主流方式,股权转让是一个复杂而又危机四伏的高风险行为。股权内部转让条件和外部转让的限制、部分行使优先购买权和执行程序中的优先购买权、负债强制转让和股权回购强制等问题和转让环节,都必须周全处置,否则有可能埋下隐患。

总之,始终牢牢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争夺公司控制权的案例,有的控制权丧失,公司易手,有的公司倒闭,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

针对上述问题,本书精心建构公司股权结构设计中的进入、分配、调整和退出四大机制,同时,从股权比例、股东会的决策方式、董事会席位、公司章程以及公司运营等各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公司控制权的全方位、立体化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股权的整体性和股权变动的动态化两个维度揭示了股权的基因密码,对于防范股权纠纷的出现、防范公司风险以及助推公司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

对于本书益处,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看一看。烦请诸君细读本书,相信对您一定会有所裨益!

感谢师振、明辉的信任!限于我本人的专业水平,难当此任,勉强为序。

北京卓海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业务专业委会委员

张晓霖

2022年10月28日于北京